江西吉安永新县,选调考异常教师转任初中,引发教师资源配置新讨论

永新 更新于:2025-09-12 03:23
  • 用户1857161438424
    ,因选调考试成绩异常的农村小学教师到农村初中任教一事,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的教师资源配置引发舆论关注。根据官方新近答复,因小学师资过剩,该县各小学已不再续聘非编教师。
    其实这事得从根上捋捋,现在不少地方都有个共同情况: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,带孩子走的多,留下的适龄儿童一年比一年少,小学班额变小,老师自然就显得“富余”了。这种变化不是学校或者县里能左右的,是人口流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,咱们得先客观看待这个前提。
    那非编老师怎么办?县里说了“按劳动法规定程序执行”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之前有老师担心社保没交齐,教体局马上说要督促学校补缴,该补的一分不能少;还有辞退补偿,按工作年限给,这些都是硬杠杠,得让老师们走得明明白白,权益不受损。毕竟这些老师当初也是通过考试进来的,在讲台上付出过,不能让人家流汗又流泪。
    更重要的是,“不再续聘”不等于路走到头了。你看县里之前搞的选调,从农村小学选老师去初中任教,说明初中阶段其实是缺老师的。小学老师经验足,要是愿意转岗,县里完全可以组织针对性培训,比如小学语文老师补补初中教材教法,数学老师学学初中知识点,有了这些准备,再去考个初中教师资格证,说不定就能从小学讲台走到初中课堂,这不就是职业升级吗?
    就算不想转岗,这几年在学校积累的教学经验、和孩子打交道的耐心,也是宝贵的财富。现在不少民办学校、培训机构缺有经验的老师,或者去考个幼师资格证,幼儿园的孩子更需要有爱心的老师,这些都是出路。教体局作为主管部门,也该多搭把手,比如搞个招聘会,或者联系外面的学校推荐优秀老师,帮大家搭个桥。
    说到底,教育资源配置就像给田地浇水,哪里旱了往哪浇,哪里水多了就匀一匀。小学老师富余了,就往更需要的学段或岗位调,既不浪费人才,也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老师管。只要把老师们的权益保障好,把转岗就业的路铺顺畅,这事就能从“舆论关注”变成“资源优化”的好例子。
    总结:永新县的教师资源调整,本质上是应对人口变化的合理举措。在规范处理非编教师续聘问题时,既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,更要通过培训转岗、就业帮扶等方式,让人才流动起来。教育资源的动态调配,最终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,这需要政府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,在变化中寻找新机遇。
    本 期 编 辑 邢潭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