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建国26
1 9 7 2年冬天,周总理不顾大雨,亲自去机场迎接一名将军的骨灰。毛主席得知此事后,不禁心疼地说道:“我再也见不到他了!”
张国华,191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。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他只读了四年私塾就辍学回家干农活。那时候正赶上军阀混战,日子苦得没法说,但他硬是咬牙扛过来了。
1929年,14岁的他改名“国华”,带着一股子报国热血,投奔了井冈山的红军。从那一天起,他的人生就跟革命拴在了一起。
刚入伍时,张国华是个小兵,干过吹号的活,也当过基层指挥员。打仗时他从不怂,冲在前面,身上留了好几处伤疤。1930年,他入了共青团,第二年转正成了共产主义者。
1933年,他在瑞金的“红军大学”上了课,跟着毛泽东、朱德学军事和政治,脑子里的想法更清晰了。长征那几年,他跟着红一军团翻雪山、过草地,苦得要命,但他愣是没掉队。1934年的包座战役,他带着队伍硬拼,立了大功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张国华去了山西,带着八路军115师的宣传队走村串户,发动群众。那时候他嗓子都喊哑了,但愣是把老百姓的抗日热情点燃了。
后来他升了职,管政治工作,干得有声有色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带着18军去了西藏。那地方高得喘气都费劲,但他硬是带着队伍修路、建学校,17年没离开过。
1962年,中印边境打起来,他拖着病身子指挥作战,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,保住了国土。张国华这辈子,从井冈山的小战士干到开国中将,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仗。每一步都走得踏实,每场仗都打得硬气。他的故事,就是新中国奋斗史的一个缩影。
1972年3月,张国华因病去世,享年58岁。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,周恩来总理当即决定亲自去机场迎接他的骨灰。
那天是冬天,北京下了大雨,天气冷得刺骨。总理身体也不好,可他还是坚持要去。飞机从成都飞来,带着张国华的骨灰降落在西郊机场。总理站在那儿,等着骨灰盒被送下来。那一刻,谁都能看出他对张国华的敬重。
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,心里也不是滋味。他跟张国华是老战友,从井冈山到长征,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,两人一起扛过枪、打过仗。
张国华走了,主席知道,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这个老伙计了。他那句“我再也见不到他了”,听着简单,却满是遗憾和惋惜。这不是随便说说,而是真情流露。
张国华的骨灰最后被送到八宝山安葬。那天雨没停,车队一路开过去,沿途的人都肃穆得很。这不是普通的告别,是对一个为国奉献一生的人最后的尊重。#MCN微伙伴计划#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