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永新隔壁县之谜,一座山承载“石灰佬”名号,揭开刘伉背后那段历史

永新 更新于:2025-09-13 02:55
  • Lesise
    一座山,承载了一个名字,一段历史。江西永新隔壁县的人被称作“石灰佬”,这外号背后,藏着刘伉的故事,更藏着那座山的荣光。短短几十年,这个曾经响亮的名号,随着山体的消失,也即将随风而逝。碧波崖到梅田洞,本是一条黄金旅游线,里面的溶洞在吉安都算得上稀缺,放眼整个广西,也难见如此规模的天然奇观。顶级资源,本可造福一方,如今却沦为采石场的炮灰。这,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?
    靠山吃山,曾是这里的生存智慧。石灰岩层,孕育了烧灰、采石的行当,也塑造了一代代“石灰佬”的筋骨。刘伉的传说,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人情味,让“石灰佬”三个字,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标签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山在,名在;山亡,名亡。当炸药的轰鸣取代了采石的叮当,当尘土飞扬掩盖了昔日的碧水青山,这个外号,连同它背后的记忆,正在被一点点抹去。
    梅田洞的溶洞,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钟乳石千姿百态,地下河潺潺流淌,这样的景观,在吉安地区凤毛麟角。放眼全国,也足以媲美广西的著名溶洞。这是一笔沉睡的财富,一旦唤醒,便能带动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一系列产业,让周边百姓在家门口吃上“旅游饭”。可惜,短视的目光只看到了山石的价值,却忽略了它作为旅游资源的无限潜力。杀鸡取卵,竭泽而渔,换来的是一时的利益,失去的却是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。
    炸山采石,看似带来了经济效益,实则得不偿失。生态环境被破坏,水土流失加剧,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岭,碧水也可能变得浑浊。更重要的是,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就此断层。没有了“石灰佬”,谁来讲述那段与山共生的历史?谁来传承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?文化传承,断层的不仅是记忆,更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。
 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这句话振聋发聩。发展经济,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。保护自然,就是保护我们自己。希望“石灰佬”的消失,能成为一个警钟,敲响在每一个决策者的耳边。莫让眼前的利益,蒙蔽了长远的眼光。莫让一时的贪婪,毁掉子孙后代的福祉。山不在了,“石灰佬”也就真的没了。这,才是最令人痛心的“绝了”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