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永新县“10分考生”事件,为何不处理消极应付选调者,官方回应引热议

永新 更新于:2025-08-22 03:24
  • 詹荣贵1
    为什么不处理消极应付选调者?
    江西永新县这次“10分考生”事件引发全网热议,官方通报要处理教体局的相关人员,却对消极应付者好像没有任何处理结论,为什么会出现“考了 10 分仍被拟录取”的怪象,核心原因有三点:
    1. 规则先天缺失
    县里为了解决“小学教师富余、初中教师缺人”的矛盾,硬性规定“想进城的小学老师必须先同时报考农村初中岗位”。但文件里只写了“按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录取”,既没有设定最低分数线,也没有“弃考或明显消极答卷即视为放弃资格”的条款。因此,哪怕交白卷,只要报名并坐到考场,就仍在“从高分到低分”的排序池子里,制度上无法剔除。
    2. 组织方的误判
    县教体局想当然地认为“既然人来考试,就默认可接受调去初中”,既没有事先征求教师意愿,也没料到有人会故意交卷“摆烂”。事后通报承认“遴选方案制定不合理,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”。
    3. 深层矛盾被转嫁为个人道德问题
    农村初中岗位任务重、待遇低、发展窄,教师不愿去是结构性矛盾。官方通报把低分归因于“消极应对”,却未触及待遇差异、城乡教育资源倒挂等根源,于是只能以“处理相关责任人”了事,而无法对“消极考试”的教师追加处罚——因为规则里就没写,且矛盾根源不在教师个人。说明制度设计粗糙,没有给组织方提供任何可依据的处置手段。
    写在最后,我们一直在喊精减机构,裁减人员,企业可以优胜劣汰,为什么编制内就不能裁员呢?如果采用考试进行优胜劣汰,看谁还消极应付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