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宝兴厂门口,韶华刚把罢工胜利的布告贴好,转身就被厂长一句话踢出厂门。
工友挤在门缝里看热闹,没人吭声。
网友@老猫说:“她替大家出头,大家当她瘟神,这画面太真。
”
永新百货柜台,倪香影掂着钢笔尖笑:“乡巴佬也配卖洋货?
”韶华低头擦灰,心里算盘噼啪:一支笔提成三分,攒够三百支盘下隔壁摊。
导演组查到史料,当年上海百货确流行“柜台赛马”,新人三个月卖不够额直接走人。
戏园后台,二妞扯下戏服冲她喊:“我缺个写字先生,一天两块大洋。
”镜头一转,摄影棚里灯丝噼啪,正是1947年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同款碳弧灯。
剧组一比一复刻老闸北棚景,连地板缝都灌了煤渣味。
网友@小北留言:“这不是爽剧,是当年我外婆的脚印。
”编剧把三条真实罢工记录揉进剧本,连被开除后卖钢笔的细节都取自上海档案馆一份1951年的摊贩口供。
明天开播,看韶华怎样把一支钢笔写成自己的新合同。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