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7年李敏揭露舅舅遭遇,伟人虽未亲自保释却赞誉“好同志”——同舟共济见证历史瞬间

永新 更新于:2025-08-12 03:34
  • 秋实2022
    1967年李敏报告舅舅被关,伟人听说后没亲自出面保,但说:他是个好同志

    主要信源:(《同舟共进》——《钟兆云:贺子珍胞兄贺敏学的风雨人生》)

    永新县老七溪岭的山道上,敌军踩着烂泥往山沟里钻。

    突然两边树林里飞出一片子弹,埋伏的红军像开了闸的洪水冲下来,这场仗后来叫龙源口大捷。

    带头的年轻指挥员稳如泰山,战士们后来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大舅子贺敏学。

    这个身份特殊的老革命,1955年全军挂将星的时候,却不见他名字。

    贺家祖上读书人家,到他爹这辈在县城开了间茶馆。

    贺敏学打小在茶馆招呼客人,端茶倒水时见过形形色色的人:穿长袍的教书先生连茶都续不起,戴金链子的地主拿银元砸桌子使唤人。

    性子最烈的妹妹贺子珍常说:"大哥打算盘记账的时候,眼睛老瞟着街上要饭的孩子。"

    1927年秋收起义的队伍经过三湾村,穿草鞋的兵在田埂上啃生红薯,临走还把张家灶屋水缸挑满了水。

    十九岁的贺敏学蹲在草垛后头看呆了:过去当兵的除了抓壮丁就是抢粮食,这算什么兵?

    他连夜卷铺盖追到宁冈,成了军官教导队头批学员。

    三个月学成后,毛委员拍着他肩膀说:"你去帮帮袁文才那帮好汉,他们缺个明眼人指路。"

    1928年夏天,敌军一个整编团朝根据地扑来。

    贺敏学带着永新赤卫队钻山沟埋地雷,新兵手抖得装不进火药,他抓把湿泥抹在人家脸上:"花脸总比穿糖葫芦强!"

    等敌军像长蛇钻进山坳,他甩出驳壳枪一声吼,三十七处机枪阵地同时开火。

    战斗结束清点战场时,他蹲在弹坑边数牺牲战友的名字,身旁堆着二十八挺刚缴获的机枪。

    最艰苦的是留守赣南那三年。

    贺敏学左肩窝总流脓水,那是被子弹钻进去没取出来。

    有回队伍断粮六天,炊事员老周从树皮里扒出虫卵递给他,他转手塞给伤员:"留着力气打仗的同志要紧。"

    1936年冬天在铜钵山被围,他把最后半袋炒米分出去,自己嚼了三天竹叶子。

    后来部下讲这事就抹眼泪,他拍着假腿笑:"皮鞋底煮不烂嘛?我这脚后跟疼了半辈子!"

    上海刚解放那年,防空司令部连像样雷达都没有。

    贺敏学把高射炮架上国际饭店天台,苏联专家直摇头:"这不是拿竹竿捅天么?"

    他带人拆了八台缴获电台改成土雷达,竟真打掉架美制侦察机。

    1955年评军衔那会儿,他正领着三万工人在西安挖军工基地。

    老战友替他抱不平:"你指挥龙源口战役时,陈赓才是连长!"

    他指着工地上飘的红旗:"看那导弹厂房,顶十个将星。"

    1960年回永新探亲,老茶馆早塌了。

    曾经跟他打埋伏的老队员王老栓瘸着腿在养猪场干活,俩人蹲在猪圈墙根分烟抽。

    贺敏学忽然问:"老哥还记得1936年冬天吗?你说打完仗要开烧酒坊。"

    王老栓嘿嘿笑:"如今是公社的猪圈香哟!"

    临走贺敏学硬塞给老战友三十斤粮票:"替我喂喂那年救命的野猪崽。"

    文革风暴席卷时,李敏匆匆赶到中南海报告:"舅舅被关起来了!"

    伟人站在窗前沉默许久,最终没直接干预,只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了句:"贺敏学是个好同志。"

    这话辗转传到西北建设工地上,贺敏学正拄着拐杖检查钢筋标号,听完点点头,继续跟技术员讨论图纸偏差。

    八十年代放革命电影,演到龙源口战役时年轻演员举枪猛冲,离休的贺敏学气得敲拐棍:"胡闹!当年我猫腰钻刺藤,新褂子刮成破渔网!"

    他去世后家人在铁盒里找到七溪岭作战图,三十七个红圈标着重火力点,铅笔小字写着:"此处埋着战士李二狗"。

    军衔草案复印件上,元帅名单下留着淡墨痕:"青山埋忠骨,何须锦帽归。"

    对此您怎么看?

  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